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
探秘四川航天职业学院:航天人才的摇篮
学院概况速览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四川航天管理局三方共建 ,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在四川的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 1965 年的四川航天工业学校和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在 2003 年经批准正式成立为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形成了独特的 “一校两区” 办学格局。主校区位于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这里以航天科技和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另一校区位于古蜀文化名城广汉市的三星堆校区,周边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校园增添了别样的人文气息 。漫步在校园中,现代化的建筑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互交融,为师生们营造了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1965 年,其前身之一晋阳无线电半工半读学校在山西临汾建校 ,彼时便播下了职业教育的种子。1966 年,学校搬迁至四川永川县,改校名为前进技工学校,开启了在四川的办学篇章 。但在 1969 年,因文化大革命学校停办,然而教育的火种并未熄灭。1978 年,前进技工学校恢复办学,校址定在四川大竹县,重新踏上育人之路。1986 年,前进技工学校与前进职工中专学校合并组建四川航天工业学校,办学性质转变为普通中专,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88 年,原 062 基地职业高中并入四川航天工业学校,进一步壮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1996 年,四川航天工业学校成功成为 “部省级重点中专”,标志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得到了认可 。1999 年,学校搬迁至成都市龙泉驿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学院的另一前身川北技工学校于 1974 年在四川达县建校 。1987 年,川北技工学校与航天 7169 厂合并(1991 年分开) ,1993 年成为 “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 ,1994 年被国家劳动部评为 “国家级重点技校” 。1996 年,经劳动部、国家计委批准改建为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 。1999 年,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也搬迁至成都市龙泉驿区 。1999 年,四川航天工业学校和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随航天 062 基地从达州全迁到成都龙泉驿区,并在 2000 年经四川航天管理局批准合并,命名为四川航天工业学校 。2001 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 “国家级重点中专” 。
2003 年 4 月是学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正式改名为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原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亲笔为学院题写校名 ,从此学院开启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征程。2004 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组建了成都技师学院(龙泉驿区校区) 。2006 年,学院在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附近新征地 500 亩建设新校区,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形成了 “一校两区” 的办学格局。
2011 年,学院确立为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同年成为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四川航天管理局三方共建单位 ,办学资源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2012 年 7 月 16 日,由学院牵头发起的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在龙泉驿正式成立,加强了学院与行业内其他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2013 年 9 月,学院成为德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014 年 5 月,学院顺利通过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验收 ,标志着学院在示范性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7 年 8 月,学院入选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11 月 20 日,学院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不断在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道路上稳步迈进。2019 年 10 月,学院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得到了充分肯定 。2023 年 10 月 22 日下午,国家开放大学四川分部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揭牌仪式在龙泉校区顺利举行,进一步丰富了学院的教育形式和层次,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王牌专业解读
学院的专业设置紧密围绕航天特色与市场需求,形成了多个优势专业集群,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学院的王牌专业之一,开设于 2004 年 9 月,历年来招生和就业规模在四川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该专业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物流服务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工作要求,可从事运输运营管理、存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物流管理工作,以及一线国际物流运营业务管理工作 。其课程设置涵盖现代管理学、现代物流基础、会计学原理、国际贸易实务、物流信息技术、仓储与配送、运输工程、采购管理、物流技术、物流营销实务、供应链管理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可在制造企业、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流通企业、生产企业从事一线国际物流运营业务管理工作,也能在各类仓储配送企业从事物流管理相关工作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同样实力强劲,旨在培养能从事机电系统集成、工业过程控制和设备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以及机电产品初步设计与改造的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课程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技术基础、制造设备及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控机床检测与维修、电气控制与 PLC 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制造行业中从事机电系统集成、工业过程控制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以及机电产品设计与改造、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等工作 。该专业顺应了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也是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从事工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安装、设计、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包含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PLC 原理与应用、自动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等,学生在毕业后可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企业、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等领域就业,负责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工作 。
师资力量与教学建设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学院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障。截至 2024 年 12 月,学院拥有教职工 1136 人,专任教师达到 964 人 ,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 179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18.57% ,他们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教师有 791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82.05% ,为学院注入了新鲜的学术活力。35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 327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3.92% ,他们思维活跃,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资深教师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学院还拥有双师素质专任教师 580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 60.17% ,这些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在教学建设方面,学院成果斐然。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 2 个 ,如先进的航天装备制造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航天零部件装配生产线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升专业技能。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4 个 ,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 个 ,以及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军工特殊专业 2 个 ,国家财政支持的国防军工特殊专业实训基地 1 个 ,这些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先进的设备,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生产流程。
学院还拥有四川省级精品课程 7 门 ,四川省级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程 6 门 。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 “电气控制与 PLC 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 PLC 编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等核心技能,课程还配备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和虚拟仿真实验,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 。学院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方面也取得了 4 项成果 ,不断推动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
就业情况与前景分析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方面成果显著,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始终稳定在 95% 以上 ,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方面的卓越成效,也体现了市场对学院毕业生的高度认可。
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格局,主要集中在航天军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 。其中,超 60% 的毕业生进入航天军工体系 ,他们在诸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知名企业中,从事飞行器装配、航天测控、机电一体化等关键岗位工作,成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28% 的毕业生流向智能制造领域 ,在京东方、TCL、格力电器等企业中,负责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运维、智能质检等工作,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贡献力量。约 7% 的毕业生投身信息技术领域 ,在华为成都基地、神州数码、阿里云生态企业等,从事数据采集与分析、物联网设备调试等工作,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潮流 。
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毕业生呈现 “省内集聚、沿海延伸、西部联动” 的特点 。85% 的毕业生选择留在西南地区发展 ,其中四川省内占比高达 68% ,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德阳、泸州等城市 ,这些地区发达的航天军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此外,18% 的毕业生前往长三角地区 ,如苏州、杭州、上海浦东等地,在智能制造、半导体产业领域大展身手;9% 的毕业生奔赴珠三角地区 ,在深圳、东莞、佛山等地的电子信息、无人机产业中寻求发展 。
在薪资待遇方面,学院毕业生起薪呈现 “技术优先、区域差异” 的特点 ,平均月薪在 4500 - 6500 元之间 。其中,航天系统内岗位薪资相对较高,高于行业均值 15% - 20% 。以技术研发岗为例,平均起薪为 5800 - 7200 元 ,并且享有补充住房公积金、项目奖金等福利,薪资年均增幅可达 8% - 12% 。生产管理岗平均起薪 4500 - 6000 元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3 - 5 年后月薪可达 8000 元以上 ,还能获得绩效奖金、岗位津贴等福利 。质量检测岗平均起薪 4800 - 6500 元 ,有高温补贴、技能认证奖励等,获得中级职称后薪资会有大幅跃升 。海外派遣岗薪资更为优厚,平均起薪 8000 - 12000 元 ,还能享受驻外补贴、带薪休假等福利 。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 300 余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其中不乏 12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和 24 家央企直属单位 。通过 “订单培养 + 顶岗实习” 的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例如,与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航天军工类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每年接收学院毕业生 200 余人;与京东方成都基地、富士康成都园区等智能制造类企业通过冠名班定向输送人才 ,每年接收 150 余人;与华为(成都)智能制造云基地、新华三集团等信息技术类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每年吸纳 80 余名毕业生 。
从职业发展路径来看,学院毕业生就业岗位覆盖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多个链条 。技术岗占比 72% ,发展路径通常为见习技术员逐步晋升为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一般需要 5 - 8 年),进而成为项目主管 ;管理岗占比 18% ,从班组长做起,经过多年经验积累(8 - 10 年)有望晋升为车间主任、生产经理 ;基层操作岗占比 10% ,通过职业技能认证,可从初级技工成长为高级技工、技师 。
校园文化与特色活动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航天文化为核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浓厚的航天氛围中汲取力量,茁壮成长。学院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以及 “两弹一星” 精神等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和校园生活中 。在校园里,随处可见航天元素的雕塑、宣传栏,展示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历程,激励着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攀科学高峰 。
每年的 “中国航天日”,学院都会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航天主题活动。在 2024 年第七个 “中国航天日”,学院组织开展了主题升旗仪式,师生们庄严肃立,向国旗和航天司旗行注目礼,心中满是 “航天报国” 的使命感 。在钱学森先生铜像前,师生们献上鲜花,缅怀这位伟大的航天先驱,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此外,学院还开展了航天知识线上竞答和线下打卡活动,赠送航天元素手机支架和印有航天日标识的帆布包,深受学生欢迎 。全体学生和思政教师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回望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了解中国航天人向深空挺进的追梦故事,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
学院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涵盖了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 2004 年,由 500 余名志愿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优秀团员青年和青年教师组成 。协会奉行志愿、奉献、务实、持久的准则,以 “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为口号,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在 “5.12” 汶川特大地震中,协会派出志愿者参与救援,表现突出 。2008 年,协会还举办了 “3.05” 学雷锋、奥运火炬传递、敬老院服务、爱心家教、爱心助贫等公益活动,得到了全院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赏 。
除了志愿者协会,学院还有书法社、绘画社、音乐社等文化艺术类社团 。这些社团经常举办各类展览和演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例如,人文社科学院在 2024 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以 “筑梦浩瀚星河,艺起四川航天” 为主题,涵盖了书法、茶艺、黏土、彩带龙、趣味画、八段锦、绘本、合唱等多个领域 。活动期间,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常展和定时展演,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共同见证了这场文化艺术的盛宴 。
学院还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将航天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 。文化节期间,既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展现学生的才艺风采;也有各类学术讲座和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在科技竞赛中,学生们围绕航天相关主题,设计制作飞行器模型、航天机器人等作品,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而学术讲座则邀请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带来前沿的航天知识和技术讲解,拓宽学生的视野 。
报考指南与建议
对于有志报考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提前了解招生政策和报考流程至关重要。学院在招生政策上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和四川省的相关招生规定 。在录取规则方面,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这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大胆填报专业志愿 。
以 2024 年录取分数线为例,不同省份和专业的分数线有所差异 。在四川本省,理科普通类最低分为 448 分 ,文科普通类最低分为 430 分 ;而在浙江,综合录取分数线为 494 分 。同学们可以登录学院官网或相关招生网站,查询历年各专业在自己所在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分析分数线的波动趋势,从而更准确地预估自己的录取可能性 。
报考流程也较为清晰。以高考统招为例,考生首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考报名 ,取得高考考生号 。在填报志愿期间,根据各省招生考试院的安排,在志愿填报系统中选择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及心仪的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仔细核对填报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对于单招考生,要关注学院官网发布的单招招生简章 ,了解单招报名时间、考试内容和录取规则等 。一般来说,单招考试包括文化考试和技能测试 ,同学们要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做好复习准备 。
给同学们的报考建议是,在选择专业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以及专业的就业前景 。如果你对航天领域充满热爱,飞行器制造技术、航天通信技术等专业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会为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成绩和录取分数线,合理填报志愿 ,可以将冲、稳、保的志愿策略运用到填报中 ,提高录取的成功率 。此外,在报考前还可以通过参加学院的招生咨询会、线上直播答疑等活动,与招生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获取更多一手信息 ,为自己的报考之路增添助力 。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找学校查信息都关注【初三说】公众号,校方合作信息更全更准更及时!初中生找学校、高中生找学校、中职升大专、职高升大专、没读书了学技术……你想了解的 初三说一一为你免费解答。